一個合作社“種”四個村的地
土地入股,,農民當“股東” 當筆者在南小王村見到村民史洪亮時,,他正準備開上自己的運輸車去淄博跑生意。盡管一家子有4畝半地,,但史洪亮卻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地里忙活:“地都交給村里的合作社種了,,不用自己操心,騰出功夫來跑買賣,�,!蓖恋匾匀牍尚问郊尤肓撕献魃纾泛榱恋纳矸菀沧兂闪撕献魃绲摹肮蓶|”,,2011年雖然他沒有在田里出一分力,,但根據(jù)合作社“固定收益加浮動紅利”的分配方式,算上股利和分紅,,年底一共從合作社得了9000多元,。 “以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農用土地使用權為依據(jù),,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把土地變?yōu)楣蓹�,,每畝土地經營權折算為1股。這樣在收益分配上,,和合作社簽訂土地流轉的農戶除了每股每年固定享受926斤小麥的股利外,,根據(jù)合作社當年的經營情況,還可以按入社股份的多少享受二次分紅,�,!蹦闲⊥醮宕逯Р繒洝㈥韶S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孫國貞說,。 “對于入社社員,,一般的合作社都是每年給多少錢,而我們則是每年每畝給926斤小麥,�,!睂τ谀闲⊥醮搴献魃缧路f的分配方式,孫國貞解釋說:“小麥的價格是浮動的,,但是不論漲到多少錢,,都給社員每畝固定的小麥,這就保證了農戶的口糧,�,!� 2008年9月,青州市南小王晟豐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成立后,,南小王村105戶全部與合作社簽訂了土地流轉協(xié)議,,土地入社面積達到了508畝,占全村土地的80%,。以前因為村民外出打工,、做生意常年擱置的荒地也被利用起來。合作社成立當年,,通過市里和鎮(zhèn)上的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大廳對外發(fā)包,,立即就有235畝流轉土地被北京和濰坊的種子公司以1540斤小麥的價格承租,除去提取了10%的公積金,、5%的公益金和必要的費用支出外,,2009年南小王村土地合作社社員每股土地分紅了170元。
土地入園,,規(guī)模經營效益高 看到南小王村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產生的經濟效益,,鄰近村村民也紛紛要求入社,入社社員達到了298戶,,入社土地1227畝,。 入社土地和社員多了,要增加分紅,,首先就要把“紅包”做大,,再單純依靠以往土地發(fā)包形式取得收益,入社社員的收益就無法保證,。為了增加土地單位產出,,合作社把流轉過來的分散土地進行整理,規(guī)劃出了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區(qū),、有機蔬菜種植區(qū),、糧食種植區(qū)、良種繁育區(qū)等幾個大區(qū),,根據(jù)土地條件,,成方連片集中經營。 在南小王晟豐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的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區(qū),,筆者看到一個個大棚鱗次櫛比,,棚區(qū)內道路四通八達,水電設備齊全。除此之外,,還統(tǒng)一配備了5個沼氣池為蔬菜種植提供有機肥,。孫國貞說,整個棚區(qū)共有85個蔬菜大棚,,全部是合作社通過前期外包盈利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方式建起來的,,吸引了郭集村、北小王村等六七個村的村民過來租種,。 劉新功是北口埠村一名普通村民,,自從2011年9月承租了南小王晟豐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的一個4畝地的高溫蔬菜大棚以來,每天到十幾里外的棚區(qū)“種地”就成了他的必修課,�,!按笈锸墙ê玫模馄谑�10年,,每年的租金是2.8萬元,,棚區(qū)里設施很全,什么也不用操心,,今年種的有機黃瓜收了2萬多斤,,除去租金、成本,,一年下來純收10萬塊錢不成問題,。” 合作社經營有方,,社員的分紅也是年年攀升,,孫國貞說:“2010年入社土地每股分紅480元,2011年就漲到了1100元,,分紅總額達到135萬元,,2012年年底每股分紅1500元不成問題�,!�
土地生金,,富了農戶合作社 南小王村的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起來讓有實力、有頭腦,、有路子的能人經營,,也讓一部分農民變身成為產業(yè)工人,拓寬了致富渠道,。今年60歲的王貴香與合作社簽訂合同,,將家里的6畝土地全部流轉,自己則到附近的育苗廠打工,,每月可以拿到1500元工資,。她告訴筆者:“以前自己種地,,搭上時間、化肥,,我們兩口子忙活一年,,一畝地也就收入千把元。現(xiàn)在不僅有土地股利和分紅,,還有打工掙下的錢,,一年下來,純收入能有近3萬元,。” 流轉土地不僅富了農戶,,也壯大了合作社,。2011年,合作社自籌資金10萬元利用流轉的20畝低洼林地發(fā)展特色養(yǎng)殖,,加上土地承租和大棚外包,,合作社年收入達到284.18萬元。2012年他們又在流轉土地上新規(guī)劃了350畝的有機農業(yè)生態(tài)園,,開始在土地利用經濟效益上做文章,,出資40余萬元建設完成了3個集蔬菜種植、畜禽養(yǎng)殖,、日光溫室和沼氣生產為一體的“四位一體”大棚,,通過示范和對社員培訓后,當年年底建成了20個對外承租,。 “目前,,南小王村利用合作社收益和銀行抵押貸款,新建起了2棟居民樓,,村民整體搬遷后,,能置換出土地100畝用于開發(fā)經營。另外,,下一步合作社還打算流轉附近七個村的近萬畝土地,,吸引更多的農民變成‘股東’�,!睂O國貞說,。
其實,每一種成功都會伴隨著風險,,成功也不代表其中不存在問題和缺陷,,只有辨清識明了當前土地流轉合作社的正反面,實現(xiàn)社民雙贏才會有更大的勝算,。
土地流轉合作社之正反面
正面:規(guī)模經營,,社民雙贏 土地流轉合作社的主要特點是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組建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在我國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農村勞動力外出比率極高,,在一些地區(qū)尤其是丘陵地區(qū)存在大量的農田拋荒現(xiàn)象,。合作社的發(fā)展壯大不可避免地需要土地要素的集中投入和使用,也必然會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農民以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fā)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guī)模經營,。在土地面積尤其是農作物種植面積面臨縮減的地區(qū),,土地流轉合作社減少了在土地規(guī)模化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非自愿現(xiàn)象,,并且能夠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土地的集中,,解決土地地塊過小,實現(xiàn)農村土地規(guī)�,;洜I和有效利用,,避免了租借手續(xù)繁瑣等問題,為農業(yè)的現(xiàn)代化,、規(guī)�,;徒y(tǒng)一管理奠定基礎,也受到農戶的歡迎,。實踐表明,,與工商企業(yè)介入流轉相比,以專業(yè)合作社為平臺實現(xiàn)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更有利于形成長期而穩(wěn)定的土地承包關系,,更有利于產權關系明確和利益分配。 土地流轉合作社一般采取自愿入社,、以合作社為平臺社員參與協(xié)商土地流轉價格,、期限。如山東濰坊諸城市的特殊珍稀毛皮動物養(yǎng)殖合作社地處山區(qū),,隨著經營的擴大受到養(yǎng)殖區(qū)域過小的限制,,2010年借助于土地流轉的思路,將附近的山地集中,,來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周圍農戶踴躍參加,短時間內就解決了土地規(guī)模問題,,取得雙贏,。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合作社不需要挨家挨戶簽訂租地合同,,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同時還有效保障了租地的自愿性和長期性,,不會輕易產生用地糾紛,確保了生產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不愿意或者沒有能力從事農業(yè)經營的農戶出租土地使用權每年固定得到租金外,還可以作為勞動力被土地借入方優(yōu)先聘用,,獲取一定的工資收入,,且作為土地流轉方,可以參與租金的二次分紅,,從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入,,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反面:法律不健全,,流轉風險大 土地流轉合作社目前的主要問題在于沒有法律依據(jù),,大多數(shù)地方的土地流轉合作社在現(xiàn)階段無法進行工商登記。其主要原因是土地屬于國有,,不能把土地流轉作為經營主體,可以作為合作社的服務內容,,當前只能以被流轉土地上的經營內容來登記,,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凸顯其性質,不利于與需求者或經營者迅速對接,,無法更好地實現(xiàn)土地的高效經營,。另一方面,土地流轉也存在風險因素,,就是流轉的土地往往用于高效作物的種植或者養(yǎng)殖,,糧食種植無法保障,同樣需要相應的立法來進行規(guī)范,。 加上近年來農業(yè)逐漸成為朝陽產業(yè),,眾多的農業(yè)企業(yè)和外資進入到農業(yè)領域,出現(xiàn)了大量爭搶土地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土地流轉服務的需求,,要求成立專門以土地流轉為經營內容的合作社,但同時也導致一些不確定因素,,使得土地流轉風險加大,,比如地價變動頻繁、合同信用下降等,。同時,,農民也開始重視自主經營,很多農戶不再參與土地集體流轉,,而是利用一些便利資源自行種植或者單獨流轉,,使得一些地方土地流轉難度增加,,即便有專門的土地流轉合作社也很難正常經營和存續(xù)。 后記: 隨著農業(yè)規(guī)模經營的需要和大量農村勞動力的外出務工,,土地流轉合作社應運而生,,不斷發(fā)展。山東青州小王村土地流轉合作社的成功,,讓合作社和農民都嘗到了甜頭,。但其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希望政府在保護農民利益和權益的基礎上完善土地流轉政策,,讓更多的合作社和農戶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編輯:劉千里[email protected]) 更多資訊請關注銷售與市場微信公眾號。 ![]() 責任編輯: 趙艷麗 責任校對: 肖亞超 審核:徐昊晨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第三方平臺,,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銷售與市場官方網站
( 豫ICP備19000188號-5 )
GMT+8, 2025-4-20 23:58 , Processed in 0.0425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sysyf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