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電商的拐點年,。經過多年的文火慢燉以及無數風投和IT精英們尸骨累累的嘗試,,終于讓電商實現(xiàn)由量變到質變。 電商如火如荼,,制造商們卻表現(xiàn)得非常遲鈍,。這里固然有前幾年網絡零售形勢不明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網絡零售的低價切入方式令他們非常警覺,,因為上一次的零售業(yè)態(tài)輪回造成的切膚之痛,還歷歷在目,。 上一輪是誰,?是連鎖賣場,。什么切膚之痛?是在低價基礎上形成的渠道話語權,。 新零售業(yè)態(tài)進入市場,,并不能帶來多少增量市場,它們總是與傳統(tǒng)業(yè)態(tài)搶奪存量市場,。它們無法創(chuàng)立新的規(guī)則,,只能把既有規(guī)則玩得更狠。連鎖賣場如此,,目前的網絡零售商也是如此,。它們都在追求更低的價格,這是所有競爭的核心,,結果導致各種零售商為了樹立物美價廉的市場形象,,大打價格戰(zhàn),渠道價格和終端價格亂成一團,。 而制造商怕亂價,,更怕渠道和終端通過低價形成銷售規(guī)模,然后挾市場以令廠家,,索要各種費用,,壓榨上游利潤,主導市場話語權,。 縱觀連鎖賣場的發(fā)展史,,從最初的羨慕鼓吹,到后面的追悔莫及,,不少業(yè)界大佬非常后悔當初養(yǎng)大了國美蘇寧,。但是話說回來,連鎖賣場勃興是市場規(guī)律,,知道了結果又如何,? 今天的電商也是如此。 但電商也有逃不過的市場規(guī)律,,那就是成本上升,。如今電商的引流成本已經大得嚇人,跟實體店的各種費用比起來,,不遑多讓,。如果再失去資本市場的“不盈利”支持,電商的低價紅利時代將徹底過去,。 電商碰到了天花板,如果再投入,,那就是不智了,,因為投資的邊際效應會銳減,。這就是為什么電商巨頭紛紛要入股實體店。因為目前實體店整體上還占據最大的零售份額,。 實體店最容易被搶走的份額,,都已經被電商吃干抹凈,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過去幾年,,實體店的哀號被放大了,實際情況并沒有那么不堪,,反而是實體店內部的業(yè)態(tài)爭奪更為殘酷,,品類殺手店不斷蠶食大賣場的零售規(guī)律,正在中國上演,。 終究,,不管是進攻的,還是挨打的,,都逃不過宿命,。 更多資訊請關注銷售與市場微信公眾號。 ![]() 責任編輯: 趙艷麗 責任校對: 肖亞超 審核:徐昊晨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第三方平臺,,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銷售與市場官方網站
( 豫ICP備19000188號-5 )
GMT+8, 2025-4-21 00:09 , Processed in 0.0428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sysyf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