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需求總是有短期的改變,,但通常這些變化像潮水一樣起伏不定,,追隨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就是造成災難的誘因。因此,,每個公司需要慎重考慮品牌最佳的長期定位是什么,,然后隨著市場的變化堅持那些定位。只有長期的一致性才能建立品牌,,不斷的變化會毀了品牌,。 《銷售與市場》:參照美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歷程,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fā)展,? 勞拉·里斯:每個中國汽車自主品牌需要做兩件事:首先,要在中國市場上建立起強有力的品牌定位,;其次,,將這個強勢定位擴張到全球市場中。 像計算機,、手機等其他產品一樣,汽車市場也正在走向全球化,。長期來看,,很少有汽車企業(yè)僅僅依靠國內市場生存下來,它們需要成為強大的全球性品牌,,但是,,成為強大的全球性品牌的前提是首先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內品牌。也就是說,,先著力中國市場,,再放眼全球市場。 實施品類戰(zhàn)略,,自主車企才有春天
“公車采購國產化”的風聲讓眾多自主車企看到了“公車采購”的巨大市場空間,,短期內可能會對某些自主車企的銷量增加帶來幫助,但并不會給自主品牌帶來本質的改變,。邁克·波特對日本和美國產業(yè)進行長期的跟蹤研究后得出可靠結論:只有那些充分競爭產業(yè)才能真正建立起競爭力,。就宏觀政策而言,,無論是將自主車企還是外資品牌排斥在政府采購之外,本質上都屬扭曲競爭,,并不利于自主品牌的長遠發(fā)展,。
里斯先生指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創(chuàng)建需要兩個步驟,,首先在國內建立強有力的定位,,然后把這個定位擴張到全球市場去。對于大多數中國自主車企來說,,當前的課題顯然是如何成功邁出第一步,,即在一個外資品牌處于主導地位的市場上建立起自己的優(yōu)勢?我們認為唯一的選擇就是“聚焦”,。然而據我們觀察,,中國車企的現狀概而言之就是“多”。其一是產品多,,無論企業(yè)體量大小,,都會生產各種各樣的車型,但每個車型銷量有限,;其二是品牌多,,企業(yè)體量不大,卻同時經營三四個品牌,,每個品牌都十分虛弱,,最終成為長不大的灌木。 如何選擇和確定品牌的“焦點”,?關鍵在于研究品類的發(fā)展趨勢以及品牌所依托的品類,。相比快速消費品,汽車企業(yè)對戰(zhàn)略的依賴性更強,,一方面是因為創(chuàng)建汽車品牌需要長期的積累,,另外則是汽車品牌戰(zhàn)略的實施周期較長,主要是產品研發(fā)周期長,。一旦品牌在戰(zhàn)略上領先,,就可能創(chuàng)造五年甚至十年的優(yōu)勢;反之,,則可能長期落后,。 2009年以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大市場帶來的好處之一是有利于培育起強大的自主品牌,,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由于需求旺盛,車企為滿足市場需求普遍選擇了產品線擴張策略,,而且短期來看,,很多延伸產品似乎也有一定銷量。從這個角度看,,自主車企要真正實施聚焦品類的戰(zhàn)略,,并不容易;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正是“聚焦”的機會以及價值所在,,我們不斷強調,真正的品牌是潛在顧客心智中品類代表,,如果品牌不代表任何品類或無法主導某一品類,,那么品牌的競爭力量將十分虛弱,即使企業(yè)體量很大,,也將陷入困境,。正如通用雖然擁有九個知名度頗高的品牌,但幾乎無一處于品類主導,,最終只有陷入破產,。 我們欣賞奔馳、寶馬等通過聚焦一個特性建立品牌的方法,,然而,,適合奔馳、寶馬的做法未必適合自主車企,。今天,,大多數有價值的特性都已經被占據,而且形成特性對企業(yè)研發(fā)的要求極高,,并需要漫長的時間,,這并非自主車企之長。因此,,對于自主車企而言,,務實的做法是實施品類戰(zhàn)略,成為某一個品類的代表和專家,。 通過實施品類戰(zhàn)略,,確定所聚焦的品類,,并明確進入心智的“定位”概念,、形成品類化的策略和配稱系統,使得企業(yè)有限的資源得到集中,,逐漸積累和形成品牌競爭力,,這才是中國自主車企解決營銷問題、建立品牌的根本之道,。 編輯:王 放 [email protected] 更多資訊請關注銷售與市場微信公眾號,。 ![]() 責任編輯: 趙艷麗 責任校對: 肖亞超 審核:徐昊晨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第三方平臺,,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
銷售與市場官方網站
( 豫ICP備19000188號-5 )
GMT+8, 2025-4-20 20:12 , Processed in 0.0576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sysyf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