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月的青城后山,一反往昔的靜寂,,從五湖四海趕赴而來的高朋絡繹不絕,。他們的出現(xiàn),只是為了送別一位隱居修行于此的青城山全真龍門派泰斗級人物——蔣信平大師,。
蔣信平大師,號青松紅梅道人,中國當代道教宿老,,四川道教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高道之一,全真龍門派丹臺碧洞宗一代宗師,,原成都市道教協(xié)會會長,、成都市政協(xié)委員、四川省道教協(xié)會咨議委員會副主任。以其傳奇的經(jīng)歷,,絕妙的功夫,,高尚的道行,百歲的神采,,被譽為青城山活的“鎮(zhèn)山之寶”,。海內(nèi)外友人造訪青城山,以拜見蔣信平大師為平生一大幸事,。
2013年6月24日零時,,一代大師蔣信平悠然駕鶴,羽化登真,,享年111歲,。6月28日,由青城山道教協(xié)會負責組織的“蔣信平大師追悼送別會”在太清宮舉行,。四川省宗教事務局楊伯明副局長,、成都市宗教事務局王宗明副局長,都江堰市市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林銳,,都江堰市副市長屈軍,都江堰青城山管理局局長馬遠見,,以及來自全國各省市道教協(xié)會,、名山宮觀的高道大德,弟子門人,,十方善信等出席了追悼會,。
追悼會由中國道教協(xié)會副會長,四川省道教協(xié)會會長唐誠青主持,,國際道商文化研究院院長,,知名道學學者李海波受張明心會長委托,代表青城山道教協(xié)會及蔣信平大師門人弟子進行致辭,。
年齡:他也屬于00后
出生于1902年的蔣信平,,他也可以算做標準的00后,只不過,,他屬于世紀長河的跨越者,。
蔣信平大師原籍在四川樂至縣牌樓鄉(xiāng)蔣家祠堂。對于網(wǎng)上流傳的25歲出家修道的說法,,青城山道教協(xié)會張明心會長認為與實際情況不符,。張會長說:“蔣師父很小就出家了�,!�19歲那年,,正式出家的蔣信平拜周誠璧道長為師,是為全真龍門派第25代玄裔,修道于人跡罕至的青城后山太清宮,。
初建于唐代的太清宮,,位于青城山前后山之間,面對彭祖峰和金鞭巖,,后倚棋盤石和神仙洞,,左有青龍崗,右有白馬崗,,廟前溪水潺潺,古樹成陰,,花香四季,,環(huán)境十分幽靜。1940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游歷到此,,曾親筆題書匾額“太清宮”,。
道教經(jīng)典認為:“摶氣致柔,能嬰兒乎,?”要養(yǎng)生長壽,,就要擁有和保持嬰兒般的生命活力與純凈無邪的心境。據(jù)蔣大師徒孫高希介紹說,,“師爺?shù)男愿裼袝r候就像一個老小孩,,他修道并不是枯燥無味的,也有自己的喜樂,。喜歡跟小一輩的聊天,,甚至還會好奇我們用的手機,他自己也想嘗試,�,!�
在蔣大師仙逝前的一個禮拜,他看見自己的徒子徒孫在一起合影的照片,,還問他們“這照片上為什么沒有我,?”為了這句話,徒弟們當即和他一起合影并沖洗出來給他看,,他這才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沒想到,這一張蔣信平大師主動提出的合影照,,竟成人天殊途的永別,。
愛國:道能治國護天下
蔣信平大師的一生,經(jīng)歷了滿清滅亡,、辛亥革命,、軍閥混戰(zhàn)、十年內(nèi)戰(zhàn)、八年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愛教”,成為他一生堅持不懈的信念,,也是蔣大師經(jīng)常教育弟子的名詞,。
作為都江堰二王廟、青城山上清宮等道觀的參與恢復者,,蔣信平大師愛國愛教,,道行高超,正直無私,,任勞任怨,,為道教事業(yè)的弘揚與發(fā)展苦心勵志,孜孜不倦,,并一生踐行“守柔不爭”的智慧,。他曾積極響應落實宗教政策,主持和協(xié)助傅圓天大師恢復了多處宮觀,,以智慧保護了在“文革”中險遭破壞的建筑,,并歷任上清宮、二王廟當家,。
1979年12月13日,,在張大千先生影響下,青城山道教協(xié)會成立,,蔣信平大師先后擔任常務理事,、辦公室主任、天師洞當家之職,,為重興青城山道教文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他與張大千先生的一段“拂塵”感情,更成為青城山道教史上的一段佳話,。
據(jù)蔣信平大師武學嫡傳弟子潘崇福講,,“師父經(jīng)常對我們講的一句話,就是‘道能治國護天下,,德厚根深譽全球,。’”這句話被潘崇福時刻銘記在心,,寫成對聯(lián)懸掛于自己在都江堰的武館內(nèi),,他覺得這就是師父留給他的最大精神遺產(chǎn),。
而蔣大師的道學真?zhèn)鞯茏永詈2ɑ貞浾f:“師父知道我研究黃老道學,他在2012年的生日那天,,一再叮囑要我去悟八個字,。這八個字到底是哪八個,師父沒明說,,他只是告訴我,,天字開頭,國字剎腳,。”紙上得來終覺淺,,他怕弟子們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可謂用心良苦,。
道教圣典《道德經(jīng)》曾明確提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在蔣信平大師仙逝前的半個月,,他嘴里重復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兩個字就是——“天下”,。
功夫:要務實不要務虛
關于蔣信平大師的功夫,見識過的人都直夸“兇得很”,。據(jù)說,,蔣大師是當代青城山龍蹺飛騰輕功的正宗傳人,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即是在100歲之前,他拄的一根鐵拐都重達二三十斤,,一般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和他在一起走,,根本趕不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任都江堰市青城山安全檢查小組負責人的黃其高,,曾陪同蔣信平大師遍巡青城山,,深有體會。
太清宮附近的當?shù)卮迕褚沧C實,,他們以前早上起來得早,,曾無意中窺見信平大師習練輕功絕技,一彈一跳,,身輕如飛燕,,靈動如猿猴,。對于這些神功奇跡,蔣信平大師不以為然,,也不肯輕易顯于人前,。只不過,有一次在太清宮內(nèi),,當火盆里點燃的紙錢乘借風勢,,轉(zhuǎn)眼間飄揚到屋頂,眼看就要點燃屋頂上的茅草引發(fā)一場火災時,,只見信平大師雙足在通紅的火盆上一點,,借力騰空,伸手之際,,便將飄上屋頂?shù)幕鸺堊セ�,,在一片驚詫聲中,悄然而去,。
對于輕功和他認識的輕功高手,,信平大師從不愿意談及。在他眼里,,“那些輕功也不算啥子功夫”,。他也擔心自己的弟子找人比武打傷別人,他對潘崇福說,,“我們把自己的功夫練好,,不要去和人爭�,!倍Y大師無意中說出的“輕功的基礎是重功”,,或許另有深意,告誡警示弟子一定要務實不要務虛,。
在蔣信平大師近90年的修道生涯中,,他喜素食,重修煉,,精通道教全真龍門派武術(shù)及內(nèi)丹功,,同時深得玄門內(nèi)功、睡功心要,,尤其擅長全真龍門派龍門太極拳,、龍門八卦掌,亦博及中國中醫(yī)學,、中草藥學,,均得大成,其養(yǎng)生之道令人折服,。
他每天以固定姿勢入睡修煉時間在14個小時左右,,每次能吃30多個湯圓,。
他愛喝茶,茶必須是青城山產(chǎn)的野山茶,,曾經(jīng)教當?shù)厣矫袢绾尾刹�,、制茶�?/SPAN>
他愛吃山珍野菌,飲水必飲青城后山太清宮旁邊的山泉水,,即是到了青羊?qū)m,,他也帶著自己山里的水去喝。
他曾經(jīng)在青城后山有閉關修煉的山洞,,每年都要閉關一次,,當?shù)厣矫裨泻脦状螣o意撞見他從山洞中走出來。但是時過境遷,,他的閉關山洞究竟在何處,,已經(jīng)知之者稀了。
弟子:要團結(jié)才能發(fā)揚
作為享譽海內(nèi)外道教界,、武林界的一代宗師,,蔣信平大師一生廣授門徒,大振玄風,,海內(nèi)外弟子達兩千余人,,其中不乏諸山高道大德,名觀當家住持,,武館院校館長,學者作家,、商界翹楚,,而居士信徒更是數(shù)以萬計。他曾以百余歲高齡兩度參加中國(成都)道教文化節(jié),,參加香港九龍灣展貿(mào)中心舉辦的“尊敬長者千壽宴”,,展示道教玄門太極養(yǎng)生功,載譽而歸,。作為青城山對外交流的第一文化名片,,蔣信平大師為弘揚中華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武術(shù)文化,、國學文化,,作出了極大貢獻。
當他知道自己即將離去時,,他把弟子們叫過來,,吩咐他們“把鋤頭、棺材準備好”,,并一再叮囑自己的弟子要團結(jié),,要形成凝聚力,。
從北京趕赴過來的同和時代旅游規(guī)劃設計院副院長李鎮(zhèn)寧,是蔣信平大師在羽化前收的最后一個弟子,。這個沉默少言,、文質(zhì)彬彬的年輕人,跟蔣大師結(jié)緣已久,,早有仰慕投師之心,,卻一直遲遲未得答復。這一次,,大概是感到歸期將近,,特意安排好拜師時間,在病床前完成了師徒之禮,,并口傳丹道要訣,。
從7歲開始就在青城山“耍”的潘崇福,,盡得蔣信平大師武學真?zhèn)�,。作為青城武館的創(chuàng)始人兼首任館長,潘崇福自幼習武,,名震武林,,曾為四川省培養(yǎng)出數(shù)位散打冠軍。他念念不忘的是師父親自示范,,悉心教授自己龍門太極拳,、游身八卦掌、太乙乾坤圈,、煙霞拂塵,、天師降魔鉞等龍門派武學。今年六十七歲的潘崇福,,在傳播龍門太極拳養(yǎng)生之余,,也開始著手整理龍門武學拳譜,以報答師恩,。
國際道商文化研究院院長李海波,,也是蔣信平大師最器重的弟子之一。他曾經(jīng)在國內(nèi)外率先提出了“道商”的理念,,并創(chuàng)建了如何“以道經(jīng)商”的知識體系,,出版有多部著作。蔣信平大師為其取名崇春,,寄予厚望,,贊其為“文狀元”。并且提醒說,,“你要把我說的這些話寫進你的書里,�,!边@次祭悼蔣信平大師的《祭文》,洋洋灑灑,,情真意切,,就是出自李海波的手筆。
青城后山的太清宮,,是蔣信平大師出家修道的地方,,也是他畢生相守,不離不棄的地方,。大師已去,,留給弟子的不僅僅是緬懷和哀思,更重要的是責任和堅守,。蔣信平大師的弟子們商議,,準備在太清宮附近為師父修建“蔣信平紀念館”,每年的6月24日,,將以養(yǎng)生交流,、道學講座、武術(shù)展示等多種形式,,共聚一堂,,不忘師恩。
對于身后的這些事,,蔣信平大師只留下了一句話:“祖師爺自有安排,!”
一代宗師蔣信平,就這樣掐著自己的手訣,,安詳?shù)仉x我們而去了,。一如孩子般的熟睡。
銷售與市場官方網(wǎng)站
( 豫ICP備19000188號-5 )
GMT+8, 2025-4-20 09:04 , Processed in 0.0355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wǎng)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sysyf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