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原文解釋】贊美他人的善行和美德,,這種行為本身也是一種美德,。如果別人聽到你的稱贊,就會更加勉勵自己和他人行善,。
現在宣傳他人善行和美德的事不多,,看看企業(yè)里,又能聽到多少贊美他人的,?太少了,。我們總是條件反射似的把別人的美德和成績縮小一些,把自己的放大一些,,再極端些就是只宣傳自己的“美德”了,。
企業(yè)里應該多鼓勵、多贊揚他人,。假設有位同事表現很好,但領導沒有發(fā)覺,,時間長了他的內心會有失落感,。作為同事,公開場合或私下里,,就應該把同事好的表現說出來,;同時,如果有機會跟領導溝通的時候,,也要把他所做的貢獻如實告訴領導,。這樣這位同事會覺得很安慰,就會更加努力的投入工作,。領導也會覺得你是個重全局,、大公無私之人;這位同事也會對你有感激之情,。如此互相欣賞,,同事團結,企業(yè)哪能不蒸蒸日上,?
企業(yè)領導在弘揚企業(yè)正氣方面應該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沒有領導們的身體力行和帶頭作用,,就很難有很好的落實,,因為領導的行為更容易被員工效仿。很多企業(yè)的規(guī)章制度沒有很好的落實,,關鍵就是領導沒有很好的遵守,。
“道人善”不是拍馬屁,,“道人善”是真心的流露,是自己內心的觸動與認同,;拍馬屁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去夸耀別人,,內心或許并不認同。這兩者在結果上也是不一樣的:“道人善”后,,自己會去實踐和學習,;而拍馬屁,拍拍也就完了,,也不會影響到自己日后的行為,。
佛家的隨喜也是從內心的去“道人善”,佛家更強調自己的用心,,隨喜是真誠的,、發(fā)自內心的。在佛家看來,,善行是在積功累德,,而發(fā)自內心的隨喜,具有與善行之人同樣的功德,。
贊嘆別人的善行,,一方面能激勵本人,再接再厲地去做好事,;另一方面,,也能讓更多的人聞知善行,增加善心,,升起效仿之心,,培養(yǎng)和聚集更多善的力量。這樣可以改變當前好事不做,、好事難做,、做了好事擔憂的怪現象。社會的合理秩序就像一個天平,,微小的不平衡就會發(fā)生較大傾斜,。所以,我們必須努力讓天平往善的方向上傾斜,。
宣傳別人的善行,,會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就是一種正能量的釋放,,你影響我,,我影響他,“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斷弘揚正氣,,使得社會更加和諧有序。
美德像一顆顆種子,,種在合適的土壤里,,就會發(fā)芽成長,成熟結果,,從而又形成更多的種子,。種子越多,綠蔭越多,,最終連片成林,,造福我們大家。
9,、宣揚別人的惡,,竟然也是惡?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原文解釋】宣揚他人的惡行,,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在做惡事,;對別人過分指責批評,就會很容易給自己招來災禍,。
互聯網確實使我們獲取新聞,、知識等非常方便,但它同時也是一個藏污納垢之地,,各種負面、虛假的信息泛濫,。在網絡上,,宣傳惡行好像更加符合很多人的口味。在網絡上如不進行謾罵一番好像就不代表正義,,殊不知,,惡性攻擊別人本身就是一種惡。網絡容易夸大一些負面新聞,,或者制造一些虛假的信息混亂視聽,。有人說,自己有言論自由,,但這種自由也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不能給別人一種惡的昭示,不能影響其他人追求美好的自由,,否則也就是惡行了,。
周克華,一個殺人狂魔,,專門槍殺別人的頭部,,竟然被稱為“爆頭哥”,,這是一個略帶佩服的詞語,竟然被廣為使用,。在網絡的點評上,,還有不少人對其表達了羨慕之心,這給讀者一個什么樣的心理暗示,?幼兒園殺小孩一時被報道,,后面接連出現,難道沒有對惡人心理暗示的結果,?還有富士康跳樓人員的“計數”報道,,對一些有心里壓力者敢說沒有更多的暗示和誘導?在報道這些新聞時,,其實也應該考慮到它對一些“惡人”有沒有某些啟示才對,。
還有一些八卦新聞,喜歡追蹤報道一些捕風捉影之事,,把明星的私生活曝光,。結果呢,看到離婚的多,、劈腿的多,、吵架的多了,使得一些本不打算離婚者,,也認為離婚的那么多,,離了算了。一有明星離婚,,就開始有人“懷疑愛情”,,這哪兒歸哪兒啊,幾個明星就能代表社會整體,?對于“惡”爭相報道,;對于“善”篇幅有限,還要“質疑作秀”,!社會道德和思想的滑坡,,媒體是否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了呢?
關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爭論,,現在已經被很多人接受:不能扶,,認為好人難做。這代表社會主流嗎,?大部分老年人摔倒被扶是不會訛人的,,那種事件只是萬中有一,但被新聞不斷放大后,給廣大的民眾什么樣的心里暗示呢,?萬分之一的概率事件,,被放大普及,使得民眾不敢再做好人,,這宣傳是否也是一種惡呢,?!不能把某個人的惡擴大到某個群體上,,這樣就會傷及無辜,。
同樣在企業(yè)中,如果宣揚的都是負面的,,員工哪還有精力投入工作,,肯定嚴重影響運營企業(yè)效率。所以,,有企業(yè)呼吁要堅決去除有負面思維的人,,不無道理。
宣揚他人的惡,,給想改過的人容易造成二次傷害,。甚至讓他變得破罐子破摔,惡上加惡,,我們嘲笑他,,其實就是幫兇。一旦過分批評,,超過“惡人”所忍受的極限,,就會“狗急跳墻”,也容易給自己帶來災禍,。
惡不是用來宣揚的,,是用來“懲”的;在宣傳上應是“揚善隱惡”,,這是善惡區(qū)別對待的智慧。
節(jié)選自賈同領新書《企業(yè)員工弟子規(guī)》
銷售與市場官方網站
( 豫ICP備19000188號-5 )
GMT+8, 2025-4-20 03:59 , Processed in 0.0407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sysyf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