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lián)網改變了許多的行業(yè),,包括餐飲,、出行、教育,、地產,,當然金融也不能獨善其身。銀行業(yè)的未來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多的被討論到,,關于銀行的未來,、關于銀行業(yè)務的演變、關于網點功能的變革,、甚至關于銀行業(yè)的生死存亡,。
技術改進了人們信息獲取和處理的方式和效率,但并未改變事物的基本屬性。正如技術改進了顧客在銀行業(yè)務處理中的便利性,、舒適性和愉悅性,,但銀行作為信用中介的基本屬性和職能并未改變。
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銀行所承擔的社會職能是不可替代的,不會也不可能發(fā)生被替代,。盡管如此,,顧客獲取銀行服務的方式卻將發(fā)生巨大的轉變,并且銀行在顧客未來全新的生活方式下所扮演的“角色”也將變得完全不同,。
未來銀行在手機里
這是個顯而易見的重要趨勢,。正如Brett King(《Bank3.0》作者,《銀行家》雜志“十大金融創(chuàng)新人物”)所描述的:“未來的銀行就在你的手機里,,而且由于你的貸款來自于個人而非某個金融機構,,因此,未來銀行的利率定價權也就不在商業(yè)銀行那里,,而就在每個人的手機中,。未來,我們可能5年才會去一次網點,,而我去網點的理由不過是我遇到了在電子渠道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不斷進化的安全技術(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識別等)確保未來銀行可以高度依賴于移動設備,而將多數的銀行業(yè)務從銀行柜臺的低效率中擺脫出來,。
基于大數據,、區(qū)塊鏈等技術,客戶通過手機移動端就可以快速完成各類流程的在線審核審批工作,,支付,、資管、融資,、交易等業(yè)務全程在移動端得以全面實現,,并大大提升了辦理效率。
不一樣的銀行網點
未來的銀行網點必然不會再是一個排大隊,、柜臺辦事效率低下,、超高投訴率、人為設置的障礙,、收費名目繁多,、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理財遭受損失等充斥此類問題的場所,。
在未來網點中,大量的日常業(yè)務都可以通過智能設備,、自助設備快速解決,,銀行的主要職責則轉變?yōu)橥瓿蓚性化需求的處理、業(yè)務疑難問題的處理,、提供營銷場景體驗、品牌營銷宣傳等,�,?偠灾y行網點的重要性不會減小,、更不會消亡,,但其角色已經從交易中心逐漸向產業(yè)融合的營銷體驗中心轉變,這些變化在安快銀行,、工行新網點,、蘇寧銀行的網點設計中都能看出端倪。
所以,,在未來銀行網點的建設中,,除了實現網點功能的輕型化、科技化,、智能化之外,,更應當重視其服務能力、產業(yè)融合體驗能力,、營銷宣傳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打造,。
打造“銀行生活服務圈”
林友清認為,在一個場景為王的互聯(lián)網營銷時代,,銀行過去所扮演的以支付為主的“淺度參與”的角色已然不合時宜,。尤其是互聯(lián)網金融的興起、金融脫媒等趨勢的產生,,使得銀行的許多功能已不再是不可替代的,。很顯然,銀行需要主動求變,、化被動為主動,。
未來的銀行將作出的一個重要變革,是對顧客新生活方式的“深度參與”,。如此,,在實現自我創(chuàng)新、變革的同時,,也能抵御來自跨界的多重挑戰(zhàn),。
未來的銀行需要打造一個多產業(yè)融合的“銀行生活服務圈”,,深入到顧客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一個賬戶,、一個入口,、一個生活服務圈”的發(fā)展目標。
通過打造“銀行生活服務圈”,,為顧客提供包含收入分析,、消費建議、投資顧問,、風險提示,、購物消費、家政服務等在內的全方位的生活服務,,真正做到一個賬戶處理所有生活問題,,這是銀行發(fā)展的最終消費場景。
林友清:品牌學者與策劃人,,品牌宗教化,、品牌升格占位策略體系開創(chuàng)者
銷售與市場官方網站
( 豫ICP備19000188號-5 )
GMT+8, 2025-4-20 02:13 , Processed in 0.0444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sysyf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