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調查顯示Facebook依然是美國青少年最愛用的社交工具。咦,,怎么跟之前說的不一樣?不是說現在年輕人都不用FB了嗎?此前,,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包括本刊在內,,都有報道稱如今年輕人們已經開始逐漸拋棄FB,將其視作夏天的棉襖,。
等等,,先別急著下結論。事實上,,盡管現在青少年的社交平臺的確有多元化傾向,,但是他們并未棄用FB。
今年春天,,位于華盛頓的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有71%的年輕人在使用Facebook,使其成為美國13到17歲的青少年中最受歡迎的社交平臺,。第二位是Instagram(52%),,其后是Snapchat,Twitter,Google等,。如果你的目標客戶群是青少年,那這個消息無疑很重要,,因為你要了解這個年齡群體在線上通常聚集在哪里以及他們如何活動,,據此調整你的商業(yè)策略。但是即使你不是專門針對青少年群體,,了解他們的行為也可以幫你洞見未來的潮流趨勢,。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大人,尤其如果你想讓公司長遠發(fā)展,,更要謹記這一點,。那么,Facebook真的過時了嗎?怎么看這些互相矛盾的報道,,它還是一個有效的營銷平臺嗎?我的看法是年輕人并沒有拋棄FB(而且短時間內也不會拋棄),只是他們使用FB的方式是這個年齡段特有的,。
通過接觸和觀察一些我認識的年輕人,我總結出了幾點感受,,這些想法未經驗證也不甚科學,,但卻很直觀。
孩子們使用FB的方式和成人不同,。大部分孩子不是籠統(tǒng)地把FB當成社交工具在用,,更多的是把它看作消息來源,,他們不會像成年人那樣頻繁地發(fā)消息,,只會偶爾更新一下狀態(tài),比如暑假在哪兒打工,,或者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發(fā)表一下意見(比如政治選舉),。
不會頻繁更新狀態(tài)。他們更喜歡潛水,,這也造成了年輕人正在棄用FB的錯覺,。其實他們只是隱身了。
很少公開發(fā)布消息,,只在私人群組活躍,。他們經常活躍在Facebook Chat或群組里,,告訴同學自己要去哪所大學,,和未來的大學室友聯(lián)系,策劃派對或其他活動,,確保畢業(yè)舞會不會和別人撞衫等等,。一句話,對成年人來說私人群組只是FB的一部分,,對年輕人來說它是整個FB的核心,。
不管怎么說,,FB是屬于他們這個時代的。今天的年輕人是第一代真正活在數字信息時代里的,。高中的時候他們迫不及待要上Facebook,,因為那時它是酷炫的代表。如今他們則是帶著嫌棄的,,或者愛恨交加的眼光看它,。像我十幾歲的女兒Caroline說的,FB也就“一般般吧,�,!�
有些人覺得要不是我的朋友都在FB上,我早就不用它了,。不過老實說,,其實也沒有什么比它更好的選擇。(現在想想,,這不就跟高中生活一樣嗎,。)
那么,從市場營銷的角度看,,我們應該怎么做?
·以質取勝,。發(fā)布更優(yōu)質的Facebook內容,而不是更多的內容,。一些品牌會盡可能多的發(fā)信息,,希望吸引哪怕是一小部分顧客的注意。但是和任何信息一樣,,內容才是關鍵,。
關注你的目標客戶群,發(fā)布或分享他們感興趣的內容,,當他們評論或轉發(fā)時及時做出回復,。就像我常說的,在Facebook或者其他任何平臺做營銷,,重點都不在你,,而在客戶。
·視覺營銷很重要,。Facebook以及其他一些在年輕人中很受歡迎的社交工具,,比如Instagram,Snapchat,和Tumblr,都很注重視覺內容,。所以你也可以在圖片上搞點創(chuàng)意,。
·定位你的客戶群。Facebook的一些工具允許企業(yè)定位到特定的用戶群,,要學會利用這些工具,。
·使用群組功能,。把群組功能做為你營銷策略的一部分。設立私人群組來整合你的客戶群和粉絲群,。
一般的群組是公開的,,可以搜索到并且人人都可以加入。FB的私人群組有兩種,,一種是“封閉的”,,可以搜索到,可以申請加入,,但只有組內成員才能瀏覽和發(fā)布信息,;另一種是“秘密群組”,對外完全搜索不到,。教練,,教育從業(yè)者或者咨詢顧問可以利用這種秘密群組與自己的客戶群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