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 4|||
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最大的疑惑就是,,機會從哪里來?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已飽和的市場和高度競爭的局面,,或者是一個新市場被別人無聲的開拓出來之后才恍然大悟:“哎呦,生意原來還能這么做,!”總是比別人慢了半步,,總是在別人身后。
那么機會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
簡單的說,,機會當然是從市場需求(現(xiàn)有的和潛在的)中被發(fā)現(xiàn)的,而需求是從沖突中被發(fā)現(xiàn)的,,誰洞察了消費者的沖突,,誰就更有機會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比如享受美食和變胖是沖突,,那么低卡路里的食品就解決了這一沖突,,比如上班和娛樂是沖突,那么社交網絡就解決了這種沖突,,諸如此類,。
而只洞察沖突就夠了么?很多時候如果你洞察了沖突,,卻不能解決消費者的沖突,,也只能干瞪眼看著。要解決沖突,,有時需要創(chuàng)新和科技的力量,。
在接下來的時代里,商業(yè)的熱點一個在社交網絡,,另一個就在基于位置提供的服務上,,比如出租車行業(yè)。
有時你如果從浦東或者虹橋下飛機出來乘出租車回家,,有可能碰上這樣的司機:全程笑臉和你聊天,,到家了之后他爽快的免去了你的費用零頭,然后給您遞上一張名片,,上面有他的各類信息和聯(lián)系方式甚至還有微博微信,,然后友好的告訴你下次可以提前預約,,下飛機之后直奔停車場找他的車即可,免去排隊之苦,,何樂不為,?當然,前提是他認為你的單筆交易額讓他滿意,。
出租車行業(yè)是一個頗為“古老”的行業(yè),,但是很大程度上的交易促成卻是“隨機”性的:一百個人在一百個不同的時間在一百個不同的地方停下來招手,去捕撈馬路上隨機移動的空車,,這是一種對乘客頗為尷尬的處境,,我知道路上有空車,但我不知道空車在哪,。而對于出租車司機師傅的困境是,,基于日益擁堵的道路現(xiàn)狀(尤以一線城市為重),高峰時段拉客的里程費還抵不上油錢,,導致了出租車司機有時寧愿原地休息也不愿出車,,或者挑活揀活的情況。對于師傅的困境是:我知道路上有人要出租車,,可我一樣不知道乘客在哪,。上文里那位司機就是為尋求穩(wěn)定的客源,在特定情境下做出的努力,,但和那些趴活的司機本質上沒有區(qū)別,,還是在盲人摸象。
乘客與司機的這個雙重沖突解決起來并不那么簡單,。首先求助出租車公司是沒用的,,他們只管收份子錢,而電話預約叫車也無法解決問題,,司機每單只能分到一元的提成,,動力不足。
而最近出現(xiàn)的諸多叫車軟件,,解決的就是這個供需的雙重要求。打開叫車應用,,用文字或者語音輸入所在地和目的地,,如果呼叫無應答,顧客還可以考慮加錢(很明顯,,對于顧客來說他們的主要沖突在是否能叫到車,,價格只是次要因素甚至他們完全不在乎價格)。一旦有司機應答,,雙方通過電話確定具體位置,,叫車成功。對于司機來說,以往他只能尋找到視線內所及的潛在顧客,,現(xiàn)在等于他裝了一顆捕捉周圍用戶的衛(wèi)星眼,,并且,他還有很多機會收取乘客的小費,。
用一句話概括這種模式,,就是嘀嘀打車應用的創(chuàng)始人程維所說的“我們解決的是雙方供需問題,乘客愿意多付一點錢,,而正好彌補了司機空駛和擁堵的額外成本,。”
很美妙不是么,?洞察消費者的沖突,,用一個簡單的APP和位置信息將本來無比陌生的雙方進行了聯(lián)系,將他們緊密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把本來極大浪費的生產力和時間有了彌補的可能,。
這就是一個準確的洞察沖突,然后結合科技創(chuàng)新,,最后改變你的生活的例子,。
銷售與市場官方網站
( 豫ICP備19000188號-5 )
GMT+8, 2025-4-20 09:04 , Processed in 0.0357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sysyf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