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花明又一村 ——記一個三起三落的項目 (原文發(fā)表于《銷售與市場》 重出江湖孤身苦 三年前, T 公司的大區(qū)經(jīng)理老彭回到 T 公司上班,。老彭由于個人原因導致三年多的時間沒辦法工作,。因老彭跟著 T 公司的老板一起創(chuàng)業(yè)打拼,所以這三年,,老彭在公司的職務一直保留著,,相當于以前國企里的停薪留職�,;氐焦竞�,,老彭發(fā)現(xiàn)這個行業(yè)有了很大的變化,公司以前的一些元老或小字輩,,要么在公司已做到高層,,要么自己帶著幾個兄弟立山頭,成為了 T 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而老彭自己以前業(yè)務老巢 B 省,,因為當年自己把客戶資料留給了以前的小兄弟、現(xiàn)在的主要競爭對手 W 公司的銷售總監(jiān)小孔,,如今的市場老大地位變成了 W 公司,。 老彭現(xiàn)在的局面不利, T 公司優(yōu)質的區(qū)域市場沒有自己的份了,,大區(qū)經(jīng)理也只是空有名頭,,手下一個兵也沒有。這個行業(yè),,一般新人進來找客戶,、見客戶都很難,老板之所以一直保留老彭的職位,,就是因為老彭是國內跑這個行業(yè)的第一人,,在好幾個省還認識一些人,加上對產(chǎn)品也比較熟悉,,至少用起來比招一個新人的成本要低得多,。但老板同時也給了老彭不小的壓力,要老彭做 B 省和其他幾個別人不愿意做的省份,,而這個行業(yè)的特點決定了,,項目一般來說是不能丟的,一丟就是一片,,丟一個就少了一片,,所以,每一個項目對老彭來說都至關重要。 老彭第一站就到 B 省,,去見自己的一個老客戶,,說是老客戶,以前并沒有合作,,只是拜訪過,,有些熟悉,加上之前一些合作客戶是這個客戶的兄弟單位,,客戶還是給點面子,。這個客戶現(xiàn)在不負責這塊事務,把現(xiàn)在負責這塊事務的宋科聯(lián)系電話給了老彭,,老彭電話中約好第二天與宋科見面,。 第二天,老天不作美,,狂風暴雨,。老彭坐中巴,走泥濘,,最終提前了 20 來分鐘到達宋科單位的辦公樓前,衣服濕了小半,,褲子濕了大半,,靯子上全是泥漿,風吹到身上還有點冷,。上班時間沒到,,辦公樓里也看不到一個人,老彭就站在過道上等著,。離上班還有 5 分鐘左右的時間,,老彭跑到洗手間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形象(實在沒有辦法多整,,搓搓臉,、理理頭發(fā),再從懷里掏出產(chǎn)品資料,,還好,,沒有濕)。老彭到宋科辦公室門口,,敲門,,進去,自我介紹,,了解需求,,講解產(chǎn)品,過程很順。宋科說這個產(chǎn)品不錯,,他向領導匯報一下,,看能不能立項,叫老彭先回去等消息,。 從宋科辦公室出來,,老彭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可以判斷宋科的話是真心話,肯定會向領導匯報,。如果順利的話,,這個項目,年內不落地,,明年肯定也要落地,,自己接下來要做的工作是如何把關系做實,并建立壁壘,。 接下來,,老彭出方案,從技術上設立了一定的壁壘,,商務上建議宋科,,對公司的資質要求進行一些設置。如此一來,, T 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 W 公司基本就沒戲了,。只要等省局、省財政廳等相關上級部門批下來后,,這個項目就可以正式啟動操作,。 在漫長(其實也不是很長,以老彭在這個行業(yè)的經(jīng)驗看,,這個等待時間有多長基本上可以算出來)等待中,,老彭有點急,因為老彭需要項目來證實自己在這個行業(yè)的實力,,更需要項目來擠進 B 省,,達到打擊 W 公司,排擠 W 公司,,奪回市場老大的位子,。但再急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老彭在等待中也四處出擊,,在 X 省,、 N 省做了幾個小項目,并啟動了兩三個大項目,,有了這幾個項目,,老彭至少可以在 T 公司立足,。 X 省、 N 省好消息不斷的同時,, B 省卻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宋科來電話說,這個項目不做了,,上面沒有批,,具體什么原因問不出來,項目至此,,已死,。 轉戰(zhàn)南北磨難多 項目已死,生活還得繼續(xù),。老彭在 B 省加大陌生拜訪(以前的老客戶數(shù)量也有限,,有些沒有項目,有些則成了 W 公司鐵桿客戶),,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還算不錯的項目,,不算大,也不小,,但也直接遇到了 W 公司,。 W 公司在 B 省經(jīng)營了幾年,關系網(wǎng)或多或少已經(jīng)不錯,。老彭充分調用自己在 B 省的各種人脈運作這個項目,,畢竟對手不是吃素的,加上 T 公司高層沒有采納老彭適度打打價格(老彭拿到了 W 公司的報價書,, T 公司當時報價是 W 公司的兩倍多,老彭建議拉到 W 公司的 130% 左右),,最后,,這個項目老彭以失敗告終。經(jīng)過這個項目,,老彭想,, B 省的競爭比較大,而且 W 公司針對 T 公司采用了惡性競爭的手法,,就算做下了項目,,也沒有多少甜頭。老彭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將工作重心轉移到 X ,、 N 省, B 省采用半放棄狀態(tài),,變“農夫”為“獵人”,。 兩年前,老彭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我介紹說是 F 公司的,,是 B 省的宋科介紹的,,他們目前正在為宋科這邊做整體方案設計,有些產(chǎn)品涉及到老彭的一些產(chǎn)品,,想跟老彭這邊進行合作,。老彭嗅到了“獵物”的味道,經(jīng)過電話溝通,,雙方就合作的事宜達成了初步的意向,,并將相關的產(chǎn)品方案,預算發(fā)給了 F 公司,。通過這次和 F 公司接觸,,老彭知道了上次為什么宋科這里的項目死掉了。原來,,國家相關部委當時正在討論 B 省數(shù)個相關單位整體搬遷事宜,,宋科所在的 L 單位在討論之列,而宋科所在層面(不要說宋科,,就是 L 單位的處級一把手)也不可能知道,。所以這個項目當時沒有批下來,這次,,討論有了結果,, L 單位整體搬遷,相關的設計工作啟動,。 整體搬遷是大項目,,總投資數(shù)億元, F 公司涉及的肯定在千萬以上,,如果運作的好,,老彭能做的,可以上百萬,。這個規(guī)模的項目,,對老彭來說,不是大項目,,但對 T 公司在 B 省來說,,是大項目,而且是重點樣板項目,。 老彭在忙于收集這個項目的詳細信息時,,接到 F 公司來的電話,說老彭的產(chǎn)品價格太高,,直接說 W 公司的價格只有 T 公司報價的 50% 左右,。老彭聽出來了,, W 公司肯定在 L 單位做了不少工作,跟 F 公司相關的業(yè)務基本上還是宋科在負責,,那么,,宋科的工作肯定也做了不少, F 公司看來在宋科的引薦下,,也做了不少工作,。 老彭最強的地方就是信息收集能力及記憶力非常好。從收集的信息分析,, W 公司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做通 L 單位高層的關系,,其關系可以打通宋科,也可以獲得宋科的上級司某副處的認可,,但讓副處力挺,,有難度。老彭這一年來,,對 B 省沒有好好勞作,,論跟 L 單位的關系,肯定是不如 W 公司了,,更不可能打通 L 單位一把手的關系,。 F 公司運作這么大的項目,肯定跟 L 單位的一把手甚至省局的關系非同一般,,只要 F 公司力挺 T 公司,,那么, T 公司還是可以立于不敗之地,,畢竟老彭的產(chǎn)品在 F 公司的項目中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高層領導只關注大頭。高層領導說這個項目讓 F 公司做,,其他人就不太好說什么話,。老彭熟知 W 公司的運作方式、產(chǎn)品特點,、交流方式。這些招式,,在老彭眼里,,沒有多少難度。一通電話,,幾封郵件,, F 公司決定放棄 W 公司的產(chǎn)品,采用 T 公司的產(chǎn)品,。到這一步,,老彭松了一口氣,,因為類似的項目,類似的操作方式,,老彭這兩年成功了好幾個,,這個項目,估計也逃不掉了,,只是在最后跟 F 公司談折扣時累點,,可能要多讓點利,但老彭自己的商務成本低了不少,,又能擠進 B 省,,何樂而不為。 又是等待,,但一直沒有消息,。期間,跟 F 公司的溝通也很順暢,,只是跟蹤得太頻繁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慢慢地,老彭跟蹤的頻率就少了一些,。不知不覺中,,快一年過去了。老彭心中有底又沒有底,,有底的是,,這個項目差不多要動了,該招標的要招標,,自己應為 F 公司準備相關資質材料,、授權書、投標中要用的技術方案等,,沒有底的是,, F 公司為什么遲遲沒有動靜。跟蹤的結果是這個項目現(xiàn)在還沒有結果,,在等客戶的消息,。 數(shù)個月后,有一次跟 F 單位當事人聯(lián)系,,對方告知老彭,,他已從 F 單位離職,也不做這個行業(yè)了,,誰接手了這個項目,,他也不清楚。老彭致電 F 公司,,轉了一圈,,得出的結論是,, F 公司放棄了 L 單位這個項目,原因是水太深,,各種很硬的關系都來了,。 F 公司放棄了,但老彭不能放棄,。聯(lián)系 L 單位的宋科,,要么電話沒有人接聽,要么關機,,打電話到辦公室,,接電話的人永遠說不在�,?磥硭慰埔驯� W 公司打通了,,有可能在回避老彭。老彭想辦法找到了宋科的上司(正科級)曹科的電話,。曹科在電話里說見過老彭,,對老彭參與相關項目表示感謝,項目過段時間就會啟動,,叫老彭多留意,,等他們單位電話就行。掛掉電話,,老彭卻怎么也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曹科,,曹科又是怎么記得老彭的�,?磥磉@個項目走投無路,,只能放棄了。 山重水復疑無路 不到一年前,,有一天老彭突然接到曹科的電話,,叫老彭把產(chǎn)品的方案,相關的報價發(fā)給宋科,,具體的事情跟宋科談,,并說宋科會跟老彭聯(lián)系。這個電話,,就如同一潭死水中扔了一粒石子,。老彭的心情,激動,!激動過后,,冷靜,。從各種信息分析,, W 公司肯定介入得比較深了,,但項目招標時,投標公司肯定至少要三家,,而且三家公司所選品牌至少要一個以上,,也就是說三家公司選同一個品牌的,算流標,。這個時候,,曹科聯(lián)系老彭,是讓老彭來陪太子讀書呢,,還是有什么其他想法,?如果是陪太子讀書,曹科他們只要在招標文件里寫上 T 公司就行,, T 公司之前做的方案,、預算,曹科肯定從 F 公司拿到過,。等到開標時,,有陪標的公司用 T 公司的產(chǎn)品投就行,沒有必要再打電話給老彭,,更沒有必要重新做方案,、報價。老彭打幾個電話了解到一些情況:這個項目曹科對口總預算由三千萬砍到了兩千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曹科這時打電話給老彭,只有兩個原因,,一是想找一家比 W 公司價格更低的公司,,另一個想法就是找一家公司做籌碼,讓 W 公司降價,。而前期老彭跟宋科交流過,,加上前段時間 F 公司跟蹤這個項目,曹科或多或少知道,, T 公司的價格不可能比 W 公司的價格低,。這樣一來,那就只有第二個可能,。 這樣一來,,老彭在這個項目,湯都沒得喝了,。那不是老彭的風格,。要么痛痛快快早點放棄,要么,,吃不到肉,,不花什么代價,,啃點骨頭,喝點湯也行,。換一個操作思路,,是不是可以吃到肉呢? 老彭想從 W 公司身上入手,。 W 公司的老總,、銷售總監(jiān)小孔都是老彭自己當年的哥們,如今各為其主,,經(jīng)常在項目廝殺,,最終兩方都沒有什么便宜占。老彭登門拜訪 W 公司老總,,開門見山說明來意,,要叫 W 公司退出 L 單位這個項目,當然,, T 公司可以為 W 公司補償,。對老彭提出的補償標準, W 公司的老總認可,,但是,, W 公司的老總對 T 公司的老板不信任,除非老彭先行支付,; W 公司的銷售總監(jiān)小孔不同意如此操作,,從市場的角度,不想讓 T 公司擠進 B 市場,。綜合兩種因素,,老彭與 W 公司的第一次談判失敗。 一邊是曹科催老彭報價,,一邊是明知自己就是一個殺價的籌碼,,怎么辦?老彭想放棄這個項目,,但就這樣放棄又心不甘情不愿,。老彭想,幫曹科殺了 W 公司的價,,自己什么好處也得不到,,如果反過來,不幫曹科殺價,,其實就是相當于幫 W 公司維護現(xiàn)有的價格,,維護好現(xiàn)有的價格,一來二去,其實就是相當于幫 W 公司多賺了利潤,,如果 W 公司愿意從中吐點出來,,對老彭來說,也算是喝一口湯,。老彭再次聯(lián)系 W 公司,說明情況,, W 公司老板說不可能跟 T 公司進行任何的合作,,如果是老彭私人的事,可以談,。老彭明白,,對方是不想吐太多,從個人角度看,,這個項目做下來,,提成也有限,如果 W 公司吐的比自己可能拿到的提成高,,也算是一口湯,,最差的結果無非是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最終什么好處也沒有,。 但是, W 公司的銷售總監(jiān)小孔卻不同意吐,,理由是這個項目他們早就安排好了,,各方面都打點好了,沒有空間操作了,,并認為老彭是沒有能力使其價格下降的,,根本沒有必要吐。肉沒得吃了,,湯也沒得喝了,。老彭決定啃啃骨頭。 柳暗花明又一村 老彭向老板匯報這個項目情況,,表明想不惜代價翻盤這個項目,,希望公司能從價格上進行大力支持。老板授意,,這個項目,,只要不虧采購成本,其他的由老彭全權做主,。老彭拿到尚方寶劍,,一份超低價報價單進了宋科的郵箱。當然,老彭不傻,,報價單超低只是總價超低,,其配置,功能,,服務承諾等,,也是超低的。發(fā)出后數(shù)天,,跟蹤宋科,,老彭問方案及報價收到?jīng)]有。宋科回復,,方案和報價均收到,,到招標時,會聯(lián)系老彭,。此后,,兩個多月的時間,老彭無法聯(lián)系上宋科和曹科,。 半年前,,老彭在同一天接到五六個電話,均是詢問 L 單位項目的相關事宜,,有要授權的,,有要報價的,有要方案的,,有問詢合作機會的,。這些電話接完后,老彭拿到了這個項目的完整招標文件,、設備清單,,查看跟自己相關的那部份,三大推薦品牌分別是 T 公司,、 W 公司,、 M 公司。業(yè)內人一看三個公司的排序就明白,, T 公司排在了第一位,,是太子, M 公司最后一位,,是陪太子讀書的,。 拿到招標文件后,老彭拒絕了 W 公司銷售總監(jiān)小孔(真是此一時,,彼一時)的合作計劃后,,仔細分析這五六家競標公司,,得出的結論是 H 公司中標的可能性最大。老彭認真配合 H 公司做相關的投標準備,,并在技術進行詳盡指導,,并承諾 H 公司,拿到的價格肯定是所有競標公司中最低的價格,。 H 公司最終采用 T 公司的產(chǎn)品,,順利中標。 招標文件中,,方案與設備清單綜合了 T 公司與 W 公司優(yōu)勢,。老彭在原來設備的基礎增加了不少原 W 公司設計的設備,最終核算下來,,這個項目,還有一些利潤,。老彭的老板對這個結果也很滿意,。 H 公司中標后,按正常的情況,,一兩個月內會和各供應商簽署合同,。一般情況上,中標公司在簽合同之前還會和供應商磨一下價格,。為防止自己在磨價格時陷于不利,,老彭對 H 公司時的跟蹤有一點點放松,故意表現(xiàn)得不是那么著急與緊張,。 在 H 公司保持聯(lián)系這段時間,,老彭好幾次接到自稱為 Z 公司的人(自稱為董先生)打來的電話,一而再說 L 單位這個項目是由 Z 公司采購,,采購是由他說了算,。老彭卻對 Z 公司一無所知,更不知董先生為何人,,不敢輕信更不敢得罪,,對董先生三番五次來電采用的是拖、應付的辦法,,心想只要和 H 公司簽下合同,,就沒有什么事了。為了防止意外,,老彭還將董先生的聯(lián)系電話告訴 H 公司相關當事人,,并坦誠告訴 H 公司,董先生說這個項目采購是由他負責,。 H 公司當事人很肯定地回復,,這個項目 H 公司已中標,,招標公告上寫的也是 H 公司中標(老彭也早就查實,確實是 H 公司中標),,所以采購人只能是 H 公司,,而 H 公司負責采購的人就是他本人。 又過了一個多月,, H 公司卻不主動打電話來洽談合同細節(jié),,也不下采購通知單,跟蹤過去回復說現(xiàn)在采購正在進行中,,還沒有到老彭的產(chǎn)品,。而那個自稱為 Z 公司的董先生也沒有電話進來。老彭有點坐不住,,主動打電話給 H 公司,, H 公司的當事人沒有了以前底氣,私下對老彭說,,如果有其他人打電話談這個項目的采購,,不要輕易拒絕。老彭一聽,,話中有話,,問卻問不出一個所以然。 老彭實在坐不住了,,連忙趕到 H 公司,,找相關當事人詳細了解情況,當事卻說不清楚,,只是說這個項目他們轉包給了別人,,至于轉包給了什么單位,什么人,,一點也不清楚,。看來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是沒有什么意義的,,但在有意識的溝通中得知,, H 公司還有一個項目經(jīng)理在項目現(xiàn)場。聯(lián)系上項目經(jīng)理,,除了告訴老彭項目現(xiàn)場的大概位置外,,其他的有價值信息根本就提供不了。 現(xiàn)在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去項目現(xiàn)場看看能不能有點辦法,,一是想辦法見到直接采購人,另一條就是想辦法見到業(yè)主方也就是 L 單位的曹科或宋科,。比較巧的是,,在項目現(xiàn)場,,找人一問,對方指著遠處走來的人說“這就是宋科”,。雖然三年前老彭曾經(jīng)拜訪過一次,,但老彭真的記不住其人其貌了。宋科對老彭還是有記憶的,,說帶老彭去見相關的采購負責人,。 到了項目部,宋科跟對方交流其他方面的事情,,老彭聽這個人的聲音總感覺很耳熟,,但又想不起來到底在哪里見過,以記憶力見長的老彭靜下心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看來真的老了,。宋科談完事后就把老彭介紹給對方就離開了。老彭遞上名片,,小心翼翼簡單自我介紹,,并留意對方的表情。對方表情很不樂意,,不屑,,總之感覺很不好,,老彭又想不明白,,自己哪個地方做得不對。就在老彭思索之時,,對方來了一句:“你不是不理我嗎,?不是一直都應付我嗎?還來找我干什么呢,?” 老彭這才想起來了,,坐在對面的人,就是曾經(jīng)數(shù)次打電話給自己的董先生,。而自己,,曾經(jīng)“得罪”了對方,看來這件事有點麻煩了,。 老彭看了一下周圍的環(huán)境,,項目部里張貼的施工流程、監(jiān)理要求等均出自 H 公司,。老彭心想,,事情還得從 H 公司入手,當初自己是為保護 H 公司的利益不得已而為之,。 “真是對不起,,我一直不知真正的采購人是誰,, H 公司的人一直跟我說他們是中標單位,是真正的采購人,,叫我不要理其他公司,。看來其中誤會很深了,�,!� 董先生:“現(xiàn)在說什么也晚了,當初我主動聯(lián)系你,,跟你談采購的事,,你一直避而不談,項目我又不能停下來,。所以,,我聯(lián)系好了 W 公司,跟 W 公司都談好了,,目前也向業(yè)主提出了更改中標品牌的申請了,。你回去吧�,!� 老彭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離開項目部的,。難道自己這么多的努力,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老彭仰天長嘆,! 老彭幾乎每天晚上都在網(wǎng)上指導一些業(yè)務新人學習銷售知識,幫助業(yè)務新人療傷,,但這一次,,老彭上線,在上百號不知姓名的兄弟面前大倒苦水,。細說項目之后,,幾乎所有的兄弟都對老彭說,這個項目沒有戲了,,節(jié)哀吧,、放棄吧!老彭平時總是教育大家,,沒有攻不下的單,,只是我們能不能找對方法,找對人,,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兄弟們,咱們再想想看,,有沒有別的什么辦法,,就算最終失敗了,,我也無悔!” 三個臭皮匠,,頂上諸葛亮,,何況,這是一群銷售人,,其中不少是各行業(yè)的銷售精英,。大家群策群力,聊到夜里 1 點多,,最終匯總成幾個招法: 粘: 明后天,,粘著董先生,幫他做事,,緩解對立情緒,。 釋: 在粘的過程中,解釋當時為什么拖著不跟他談采購事宜的原因,。因為中標單位是 H 公司,, H 公司從來沒有說過有其他采購人,直到前天登門拜訪 H 公司,,才知道這個項目是有人借 H 公司的資質中標,, H 公司的聯(lián)系人到前天還說不知道是誰借用他們的資質。 罵:當著董先生罵老彭公司領導無能,,向公司領導匯報過董先生來過幾次電話,,領導說中標公司是 H 公司,又不是 Z 公司,,不要理,。以這個為由罵公司領導無能,,判斷失誤,,不批準老彭的出差計劃。 怨: 把老彭曾經(jīng)將董先生的手機號提供給 H 公司,,叫 H 公司了解機主的詳細信息,,但 H 公司回復不知其人的情況告訴董先生。半開玩笑地怨董先生,,借用了 H 公司的資質中了標,,但到現(xiàn)在為止也沒有親口跟老彭說過。 析: 幫董先生分析,,如果現(xiàn)在更換中標品牌,,有什么樣的利弊,分析的結論,,當然是不更新中標品牌對董先生更有利,。 請: 在合適的時機下,,請董先生吃飯什么的,試探其背后有沒有個人利益要求,。 諾: 在售后服務方面加強承諾,,拿出切實可行的售后服務方案,免除董先生的后顧之憂,。 托: 試著從宋科,、曹科這里入手,看看能不能托業(yè)主方的人幫忙,,由業(yè)主方建議董先生還是不要更換中標品牌,。 兄弟們匯總這 8 個招式后,笑著說,,這是“草根催龍八式”,,如果這個項目還是做不下來,那就撤吧,,愛誰誰,! 第二天,老彭按“草根催龍八式”開展工作,。巧的是,,第二天, H 公司的項目經(jīng)理到了現(xiàn)場,,曹科也到了現(xiàn)場,。老彭跟董先生關系也不是很生硬,后來董先生提出晚上一起吃飯,,老彭馬上接口說他買單,。飯桌上,老彭把自己不能喝酒的原因說了一下,,但今天這么多有緣的朋友在一起,,拼老命也喝一杯,氣氛上來了,。 曹科回憶三年前老彭去拜訪宋科的情景,,曹科是宋科的上司,老彭到單位時,,曹科就在辦公室里,,看著老彭一身的泥漿走進來,而老彭拿出來的資料卻很干凈,,曹科當時拿過去看時感覺資料上還有一點點余溫,。所以曹科對老彭的記憶深刻,一直認為,把事情交給這樣的業(yè)務員做,,放心,!這個項目啟動時,曹科就安排宋科聯(lián)系老彭,,前段時間聽董先生說老彭不理睬董先生,,還覺得不可思議,想不到其中還有一段很深的誤會,。 H 公司的項目經(jīng)理也發(fā)話,,今天雖是第一次見到老彭,但之前通過很多次電話,。雖然這個項目是董先生借我們 H 公司的資質在運作,,但 H 公司也參與了很多事,特別是技術方面的事,,每次在技術上有問題,,打電話給老彭,總能及時得到準確,、滿意的答復,。記得有一次,老彭接電話時在汽車上,,說把問題發(fā)到郵箱里,,晚上會回郵件。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老彭回的郵件,,一看發(fā)件時間,是凌晨 2 點多,,這么敬業(yè)的業(yè)務員,,有機會,我樂意合作,。 董先生聽到這里,,也開始發(fā)話了,之前打電話給老彭談合作,,不理不睬的,,確實心里很不爽,。這兩天,,看到真身,感覺就不一樣了,。以前的誤會,,過去就過去,只是,,這個項目,,利潤不太好,,老彭能不能多支持一下,向領導申請一個好一點的價格,。 吃到差不多時,,老彭起身去結賬,被董先生發(fā)現(xiàn),,兩個人爭執(zhí)半天,,最終還是老彭付了賬。 一個月后,,老彭和董先生的合同生效,。